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

来源: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作者: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作者:何华武 (铁道部总工程师) 日期:2009-8-7 8:11:27   [ 打印本文 ]
更多
核心提示:一、中国铁路现状、问题及发展要求(一)路网现状及问题在近现代中国,铁路被孙中山先生认为是强国富民的首选;被毛主席命名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被人们看成是国民经济的火车头;也曾长期被旅客、货主们称“铁老大”(这种称呼可以理解为一种民间定位,是对铁路重要性的一个民俗式注脚);铁路更多的被界定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综合交通体系的骨干;铁路的现代化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三、国外高速铁路代表作与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高速铁路建造水平,是以列车速度、行车密度、安全性、平稳性、舒适度、准点运行以及综合维修工作量等进行评价的。
 
(一)国外高速铁路的代表作
 
1.德国科隆至法兰克福高速铁路
 
全长219km,其中新线长155km,克隆机场线长15km。新线部分基础设施按时速350km设计,运行时速300km;最小曲线半径3500m,最大坡度40‰,最小破段长1km,竖曲线最小半径25000m;线间距4.5m,路基面宽12.1m,最大超高180mm;工后沉降量≯3cm,实际承包商自控在1.5cm,路基与结构物间的工后差异沉降量<0.5cm,工后不均匀沉降≯2cm/20m18座大中桥总长约6km,梁跨在2965之间,结构高度在35.35m之间,跨高比一般为11,使用UIC71荷载分配图(适用于8t/m的荷载和总重100t的机车),桥梁设计除考虑承载力、疲劳强度、维修方便、经济性以外,还考虑艺术造型;30座隧道总长47km,占线路总长的21.5%,双线隧道的横截面净面积92平方米,开挖横截面约150平方米,隧道设计考虑了养护、维修和防灾、救援条件。新线155km全部采用无碴轨道,并铺设了多机多点(最多9台)转辙机,44组无碴轨道道岔,侧向通过速度分别为100130160km/h。列车运行调度由法兰克福行车控制中心LZB总机操控;全线设蒙塔鲍尔和法兰克福机场两个区域微机联锁中心,各站设微机联锁分机,之间的连接采用光缆并构成冗余;列控系统采用改进型的LZB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ICE3高速列车上安装了改进的车载设备。在线路上装有相应地面设备,计轴器检查轨道的空闲状态。(改进型LZB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不符合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技术条件,原因是1998年设备供应商还不能提供负荷要求的系统方案)。GSMR无线通信网与DB路网公司整体工程同时建设,在新线段仍采用了传统的西欧内通信设备解决业务通信;采用MAS90型系统对塌方和火灾报警设备、空调设备、隧道安全照明设备、隧道紧急呼叫设备、热轴/抱闸探测设备、接触网电压检测设备、电梯和道岔加热设备及你想那个集中监视、报告。旅客信息方面,在车站安装了双面电子式出发列车表示器、双面式时钟和列车发车时刻通告牌。全线设奥尔赛特、乌尔巴赫、蒙塔鲍尔、林堡南和沃尔斯多夫5个变电所;设布雷肯海姆、埃德斯海姆2个配电所,变、配电设备无人值守,由电调中心监督和遥控。同时为协调接触网运营管理,设备接触网支柱隔离开关和接地隔离开关的电调和远动设施;采用“SICATH1.0”型接触网;在双线隧道中,首次采用月牙板结构方式构成张力调整器,为避免扰动无碴轨道路基,基础采用“旋转式钻孔法”。
 
2.日本山阳新干线
 
山阳新干线由新大阪至博多,全长562km。全线新设17个车站,平均站间距32.6km,最大站间距55.9km;全线路基长70km,桥梁211km,隧道281km,桥隧占线路全长87.5%;最小曲线半径4000m,竖曲线半径15000m,最大坡度15‰,线间距4.3m;冈山至博多二期工程大部分采用无碴轨道;双线隧道有效断面积64平方米,到发线有效长度530m;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为数字ATC,动车组500系为主,运营管理采用运输计划、运行管理、车辆管理、设备管理、电力系统控制、维修作业管理、集中信息监控、站内作业管理8个子系统构成的COSMOS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300km。东海道、山阳新干线2003年输送旅客19049.4万人,旅客周转量545.76亿人公里,日输送旅客52.19万人。数据说明,日本新干线运量大,运输能力强。
 
3.法国地中海线
 
地中海线自瓦朗斯至马赛,全长295km,设计时速350km,最高运行时速320km。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坡度35‰,线间距4.8m,路基面宽14.2m,双线隧道有效断面积100平方米,每25km左右设区间渡线,侧向过岔时速160km,全线除马赛枢纽内马赛味道为无碴轨道外,其余全部为有碴轨道。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高速铁路技术逐渐形成以德、日、法3个技术原创国为代表、适合各自国情和发展状况的技术格局,成为各自独立、各具特点的技术体系。
 
(二)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近几年,我们在学习消化吸收世界高速铁路先进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客运专线工程技术、科研试验成果,针对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又进一步开展了研究、试验、验证、预设计、工程设计咨询,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和各系统集成研究攻关。目前,站前技术已经取得全面突破,站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已经进入重点突破阶段,初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高速铁路自主技术体系。
 
路网结构方面。将铁路客运专线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分别定位为时速300 350km档次高速铁路和时速200250km以客为主兼顾货运(甚至是双层集装箱通路)档次高速铁路(目前这类客货混跑的线路有甬福深、石太、宁合汉、昌莆等);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以及长吉、昌九等城际轨道交通,时速≮200km;经过提速改造,东、中部地区既有线已形成的时速≯200km的线路。这些线路构成了一张完整的快速客运铁路网,时速200250km动车组可上时速300350km的线路运行,时速≮120km客车可上时速200-250km的线路运行。这样的旅客列车运行模式,可获得最高的运输效率和最大的运输效益。大量旅客列车跨线运行,是中国国情、路情、路网兼容性需要的,也是欧盟希望做到而正在努力的事情,中国铁路一定能做到,这正是中国铁路路网统一性的最大优势。
 
轨下基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北平原到珠江三角洲,从滨海至陇中高原、四川盆地,地形、地貌、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等自然特征多样。高速铁路的选线,综合交通客运站建设,软土、松软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大面积沉降区的工程措施,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跨越,长大隧道顺利实施通过等,都需要保证轨下基础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其难度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有技术难题在高速铁路技术原创国也未曾遇见,没有成熟经验。
 

轨道电路方面。中国铁路既有网已发展谐振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无碴轨道道床内部的钢筋网与轨道电路存在电磁感应,对钢轨阻抗参数构成影响,严重抑止了谐振式轨道电路的技术能力,处理不成功就会影响到“ZPW2000A+点式+ATP”列控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我国在赣龙线枫树排隧道延长轨道电路传输长度试验验证,采用纵、横向钢筋问加绝缘措施后,钢轨阻抗参数已趋近目前标准值。为做到成熟、可靠,我们还将轨下橡胶垫板、铁垫板下绝缘缓冲垫板加厚。锚固螺栓与铁垫板间从无绝缘件改设绝缘套等。以上措施~并在遂渝线进行扩大试验验证,关键就是要解决路网兼容性问题。

 
正是这些新的、特殊的要求,也正是这些与国外高速铁路的差异性,中国高速铁路不可能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只有立足于自我,坚持博采众长,把借鉴、消化、吸收国际上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与研发、试验验证、自主创新相结合,系统集成,才能形成符合我国国情、路情的世界一流高速客运专线技术体系,才能经得起运营的考验,历史的检验。
 
透视我国时速300350km客运专线技术体系主要内容:
 
1.运输组织
 

按不同速度的本线和跨线高速列车混合运行,本线列车运行时速300km,跨线列车运行时速≮200km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3min;综合调度所集中设置,与动车检修基地和生产布局相一致。
 
2.工务基础设施
 
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曲线半径≯14000m。夹直线和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081max。区间正线最大坡度≯20‰,动车组走行线≯30‰。区间正线设计较长坡段,最小坡段长度一般≮900m。相邻坡段坡度差≥1‰时,设竖曲线,半径≮25000m。车站数量按大中城市、枢纽和著名旅游胜地分布设置。始发终到客站到发线数量按满足高峰小时列车密集到发的需要设置。
 
高速、城际、普速列车共站的车站,原则分场布置,设必要的联络进路;站台长450m,站台高出轨面125m
 
以无碴轨道作为主要结构形式,在地质灾害和地质活动活跃断裂带地段,以及不宜铺设无碴轨道地段,采用有碴轨道结构;无碴轨道铺设精度,高低和轨向≤2mm10m,水平≤lmm,轨距±lmm;有碴轨道采用特级道碴,道床厚350mm,铺设精度高低和轨向~2mm10m,水平≤2mm,扭曲≤2mm,轨距±2mm。到发线采用混凝土宽枕。
 
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采用100m长定尺无螺栓60kgm钢轨。
 
无碴轨道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节点间距≤650mm,调高量30mm,调距量一12+10mm,桥上抗拔力≥80kN,其它地段≥100kN
 
正线道岔直向通过时速350km,进出站侧向通过时速80km,跨线联络线道岔侧向通过时速≥160km
 
无碴轨道正线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136m。严格控制路基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和过渡段差异沉降,保持路基纵向刚度的均匀性和良好的动力特性,稳定安全系数≮15;工后沉降量≯3cm,路基与结构物间的工后差异沉降量<05cm,工后不均匀沉降≯20cm20m
 
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根据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岩土层分布厚度及其特性、路基高度等因素优选。软土、松软土地基,以复合地基法加固为主,地基处理后须有合理的放置时间,确保本体和地基沉降变形稳定,布置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并实时分析处置。
 
采用ZK(08UIC)作为设计活载。桥梁结构按满足100年使用年限要求,主要措施采用耐久性混凝土,加强构造细节设计和桥面防排水系统设计,布置合理的检查和维修设施。
 
在路基填方大于5m的地段、地基处理困难地段,为节省用地,确保工后沉降控制,采用以桥代路通过。
 
桥梁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刚构、钢筋混凝土连续框构、钢筋一混凝土连续结合梁、简支钢桁梁等,已编制了通用设计参考图。
 
单洞双线隧道断面有效面积100平方米,单线隧道断面有效面积70平方米,隧道洞口若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可设置洞口缓冲结构,隧道内设防灾与救援设施。
 
3.电气化、电力
 
牵引变电所的布点,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外部电源供电方案的确定,均按满足最高时速350km3min追踪运行间隔进行设计,牵引变压器的安装容量接运输需求确定。
 
高速正线采用2×275kv(AT)供电方式,牵引变压器采用单相接线,外部电源采用220kv,接触网标称电压25kv,长期最高电压275kv,短时(5min)最高电压29kv,设计最低工作电压20kv(电压质量2029kv)
 
牵引变电所设两台202 x 275kv单相变压器,二者互为备用;275kv设备采用户内布置方式;275kv侧母线采用电动隔离开关分段;馈线备用方式100%备用。
 
AT所、分区所2台电动隔离开关内侧设2台自耦变压器,互为备用。
 
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均按无人值班设计,AT所、分区所均按无人值班、无人值守设计。
 

各所保护、测量、控制设备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综合调度系统中的牵引供电调度子系统。

接触网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高度5300mm,导线最低高度5150mm,结构高度1400mm;张力接触线25kN,承力索20kN;支柱侧面路基地段有碴轨道31m,无碴轨道30m,桥梁30m
 
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与通信、信号、信息等专业共用沿线敷设的贯通综合地线(截面95m2铜线)。车站接触网支柱与车站综合接地网相连,距综合地线15m以外的支柱及其它金属物可单独接地,接地电阻≯10。同时,各牵引变电所、AT所、分区所、开闭所内的接地网与沿线贯通的综合接地系统相连。
 
具有一级负荷的变配电所,采用两路独立电源受电,一般为两路专屏专线。
 
采用SCADA系统(数字采集监控系统),对牵引供电设备、电力供电设备及供电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一体化监控管理,
 
4.通信、信号及信息化
 
有线通信以光纤传输、接人为基础,通过电路交换、数据交换系统,为沿线站段提供话音、数据及图像传输业务,光缆中为信号提供独立光纤,作为安全信息传输通道。
 
无线通信采用GSMR综合移动通信系统,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提供安全数据传输通道,并提供移动环境下的话音、数据等通信业务。利用光纤接入和移动无线技术,构成具备话音、数据及图像传输的应急通信系统。
 
目前在建的大秦、青藏、胶济三条线GSMR,正在研究解决互连互通问题,同时启动全路核心网的建设。沿线无线电波覆盖满足列控系统的接收标准。
 
设置综合网管系统、同步及时分配系统、综合监控系统。
 
列控系统按满足时速350km、列车最小追踪间隔3min设计;采用基于GSMR无线传输方式的CTCS3(相当于欧洲ETCS2级列控系统)ZPW2000(UM2000系列)轨道电路与点式应答器构成的CTCS2级组成冗余配置的列控系统。CTCS2级系统与既有时速200km提速线列控系统兼容,其中的轨道电路、点式应答器等在CTCS3级中作为列车占用检查和列车定位对标的平台。
 
列控系统CTCS2级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点式应答器及车载列控设备等组成;CTCS3级在前者基础上,增加RBC无线闭塞中心、GSMR无线通信网络、无线通信传输模块及车载无线接受模块等设备。
 
运营调度系统必须与我国的路情、运输组织方式、运营管理模式紧密结合,坚持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坚持通道为主、兼顾区域,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5.其它
 
全路设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四大动车检修基地,承担客运专线动车组一至五级检修,其段址、用地规模已落实,正在推进设计。客运站按需求配属动车运用所,承担动车组整备和不大于二级检修。
 
沿线铁路噪声采取设置声屏障降噪的措施;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要满足脉动力检算要求。桥梁声屏障与梁部一体化设计。采用在轨道和梁体之间加设弹性层等综合措施减振。
 
铁路客站是连接铁路与城市的桥梁,是沟通铁路与旅客的纽带,是诠释铁路服务内涵的载体,是代表铁路形象的标志性建筑。要全面、综合、系统地体现“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和经济性”建设理念,注重太阳能照明、地源热泵、中水的利用。
 
铁路建设技术体系,内容丰富,在这里透视了一个速度档次的技术体博大精深,也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不断进行完善、提升。我尤其强调,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下功夫解决轨下基础工后沉降达标控制、无碴轨道系统精度及寿命期耐久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靠性、运营调度系统完整性和高效性,以及系统之间、专业之间、系统和专业之间接口集成等关键技术,以不断完善我国铁路的技术体系。


标签:快速发展 中国 高速铁路 声屏障 降噪措施 结构设计 材料选择 桥梁声屏障 一体化设计 顶部
上一篇:上海市人大代表质疑高架路声屏障"五花八门"有损市容
下一篇:欧洲居民因城市交通噪音污染而伤透脑筋
声屏障信息门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作者: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sooooob.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www.sooooob.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www.sooooob.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18695712058 或 cnasc@qq.com 龚先生)。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 2009-2013 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版权所有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会员条款
商务合作:18650329114 龚先生 | 中国最专业的交通噪声综合治理门户网
福州音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 闽ICP备09000716号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