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降低道路噪音的措施(道路声屏障被广泛采用)

来源: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作者: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日期:2009-4-6 22:18:39   [ 打印本文 ]
核心提示:欧洲高速公路声屏障设置较多,而且部分路段设置较长,较长声屏障中间设有安全门。欧洲高速公路有时也离居民点较近,欧洲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较多,所以很多路段设置了声屏障,他们设计理念是,尽量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噪声影响。还有就是声屏障形式多样化,很少重复,有混凝土的、木头的、复合材料的、土堤的等等,每种造型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很重视声屏障的美学设计,声屏障的设计除了有公路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参加外,还需要有建

据不同估计,噪声每年导致欧盟损失100亿-400亿美元,而约一半来源于道路噪声,主要包括医疗费用、工人生产率的降低及噪声地区土地的废弃。由于欧洲人口密度增加,他们在减噪方面的努力远甚于美国,并得到美国官员们的注意,今年春天,官员和研究人员们巡视了一些最优秀的欧洲项目。

瑞典国家道路和运输研究所(Swedish National Road and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资深研究科学家Ulf Sandberg说,由于交通状况、车辆类型及驾驶风格不同,约90%得道路交通噪声由轮胎与道路碰撞而产生。中央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民用与环境工程副教授Roger L.Wayson认为,轮胎行进时,撞击路面,挤压空气,滚过后离开时,空气又被瞬间撕裂,导致轮胎面及其侧壁的振动。朝上弯曲的轮胎面和路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喇叭",上述杂音得到放大,同时公路表面又反射了这种噪音。

解决道路/轮胎噪声的一种方法是在沥青混凝土路基上建造单层多孔渗水公路,这种公路在欧洲已经铺设了数百英里。在沥青混合物中加入大小相似的石子产生的气孔,被认为能降低空气挤压而导致的嘶嘶声和削弱路面的声反射。与欧洲传统的公路相比降低3分贝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减低噪声外,多孔渗水的表面还有助于排水,潜在地减少交通事故。但同时也排走冬天防滑撒的路盐(不能使用沙子因为它能堵塞气孔)。欧洲人使用湿盐,因为它可以更长时间黏附在公路表面,但是美国观察者担心过多的使用盐可能将一个环境问题转嫁为另一个环境问题。尽管如此,联邦公路管理局(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土木工程师及噪声专家Christopher Corbisier在最近巡视欧洲后说,在他访问的一些欧洲国家里单层多孔渗水路面的使用是成功的。

荷兰M&P咨询工程师公司(Dutch company M&P Consulting Engineers)总经理Gijsjan van Blokland说,进一步的实验是建造在混凝土路基上的2层多孔渗水沥青公路,它可使噪声再降低几个分贝。在意大利和荷兰进行的短期实验中,在混凝土路基中嵌入吸收噪声的Helmholtz共鸣器,可以进一步降低几分贝的噪声,但这种公路比单层多孔公路更易磨损。

虽然在美国,尚未估计出噪声所致的损失,但道路噪声仍然是美国关注的问题。在美国,如果住宅区噪声达到66分贝,就必须考虑减低噪声,但如有充分理由认为无法实施,就不作强制要求。高混凝土噪声屏障是常用的方法,但造价高于每英里造价超过100万美元。铺设安静的道路可能是更经济、更美观的一种选择。

欧洲高速公路声屏障

3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行程,另一个印象较深的就是欧洲高速公路声屏障设置较多,而且部分路段设置较长,较长声屏障中间设有安全门。欧洲高速公路有时也离居民点较近,欧洲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较多,所以很多路段设置了声屏障,他们设计理念是,尽量减少对沿线居民的噪声影响。还有就是声屏障形式多样化,很少重复,有混凝土的、木头的、复合材料的、土堤的等等,每种造型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很重视声屏障的美学设计,声屏障的设计除了有公路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参加外,还需要有建筑美学设计师参加,在保证安全、隔音效果外,还要达到一定的美学设计效果。[1]
 
参考资料:[1]西欧高速公路设计新理念;
 

标签:欧洲 高速公路 声屏障 美学设计 顶部

上一篇:欧洲高速公路隔音墙(声屏障)
下一篇:城市噪声控制发展趋势
声屏障信息门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作者: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sooooob.cn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www.sooooob.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www.sooooob.cn"。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18695712058 或 cnasc@qq.com 龚先生)。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 2009-2023 声屏障信息门户网 版权所有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会员条款
商务合作:18695712058 龚先生 | 中国最专业的交通噪声综合治理门户网
福州音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 闽ICP备09000716号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