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选线除应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工程量小外,还应据环境噪声允许值控制好路线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最大限度地避免公路交通噪声扰民。公路穿越地区功能分区合理,尽量避免居民生活区、医院、学校等位于沿线,代之以不易受影响的工厂区或商业区,减少以后的噪声防治投资。
(2 )交通指挥、噪声标准和法规
交通运输部门应合理规划各种车辆出行,均匀分流,不至于在某一路段或某一时间产生较强噪声,且在特定路段(尤其在市区某些路段)禁止鸣笛。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制定和修订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机动车辆允许噪声》等有关噪声标准和法规。
(3 )降低车辆本身的噪声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峰值,均是由于载重汽车、大客等重型车辆引起。目前,降低发动机噪声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主要考虑改进机械设计和改革生产工艺,以减少有效声辐射面积,提高声辐射表面的结构阻力或引用噪声小的机动车等,并严格执行我国机动车辆噪声标准。
(4 )加强路面质量建设,采用低噪声路面
低噪声路面空隙率通常在 15~25% 之间。由于面层互通的空隙网和路面良好的平整度,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冲击噪声、附着噪声。因此比一般路面多降噪 3~8 dB ,可减少路面反射,且行驶更安全。但其降噪效果易受粉尘影响,且寿命短、强度小。
(5 )修建声屏障
声屏障优点是占空间较少,降噪显著;缺点是会使人们在行车中视觉不舒适,某些材料维护费用高,造价高。
(6 )种植林木降噪
西部地区人烟相对稀少,公路两侧可以密植符合降噪宽度要求的乔灌结合,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 公路绿化还具有改善行车条件、美化景观和防眩等作用, 在风沙荒漠带与地方功能林带结合防风固沙,又可防治水土流失。 可采用的栽植方式有:整形的栽植、自然风景栽植、群落栽植等。选择合适的树种、植株密度、种植宽度。
(7 )建筑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