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2013年12月20日讯 近日,人民路高架已开建隔音屏,今年获准安装隔音设施的高架路桥还有广佛放射线二期邻近中山八路段等。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部分路段依然未有安装动静,这些市中心高架路桥上的噪音对附近居民生活仍然产生巨大困扰。
高架桥的得与失,本就存在争议。近年来,由于景观、噪音等问题,不少城市已不再新建高架桥,甚至号称“亚洲第一弯”的上海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最终也被拆除,以保持外滩的景观。
而对高架桥密度排在全国前列的广州来说,贸然拆除高架桥肯定是不现实的,但高架桥所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却不能回避。严格来说,临桥的住户对广州的交通发展是做出了牺牲的,加建隔音设施的诉求政府部门理当积极回应。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广州就开始谋划为一些高架桥加装隔音设施。但囿于资金、工程设计等问题,每年最终完成的却很有限。随着市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维权意识越来越强,问题解决的速度已跟不上问题出现的速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在高架桥建设之前就对可能带来的噪音进行预估,环保措施与道路施工同步进行。而要解决已经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当务之急则是必须厘清一套加装隔音设施的标准受理程序和明确衡量标准。可以加装的,怎么申请;不能加装的,为何不能。一方面便于老百姓按图索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报道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某小区从递意见到安装用了两年时间,最终还是因为市建委领导在场,当即拍板才得以安装。我想,未必每个小区都能有这样的机会,而为了减轻领导们“现场办公”的辛苦,还是先拿出一套清清楚楚的处理流程为好。否则让住户们等到花儿都谢了,凋零的不光是花瓣,还有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张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