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par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hy_con').style.display='';window.parent.document.getElementById('hy_con').innerHTML='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陈济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那么,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实现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如何开展公路环境保护谈点粗浅看法。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感觉到自己能够摆脱自然的束缚,陶醉于自己对自然的胜利,习惯于把自己放在自然征服者的地位上。因而逐渐形成了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认为人类向自然界索取是“天经地义”的,而自然界的反应则是“无足轻重”的。

  然而,在人类创造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却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污染、植被破坏、土地沙化、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achel Karson在研究了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该书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发了人类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反思。

  1972年,以Dennis L. Meadows为首的研究小组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报告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该书对人类前途的“严肃的忧虑”,唤起人类的觉醒,它所阐述的“合理的、持久均衡发展”为可持续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在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出人类需要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基本思想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共同构成复杂的系统,即“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天人合一”的系统观,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利用与废弃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强化环境的价值观念、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抑制环境污染的发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

  1.强调发展

  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强调可持续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今后发展的前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免资源破坏和环境退化。

  3.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

  发展的目的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基础,环境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在新世纪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公路交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公路交通运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发展,又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这些影响主要包括:

  1.占用土地资源

  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提高沿线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可以诱导资本投入,形成沿线产业带,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但公路运输是占用土地较多的交通运输方式,除公路本身长期占地外,在建设中的取土场、弃土场、施工临时道路、临时设施等也将在一定阶段内占用土地。

  2.生态影响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是长距离的带状人工构造物,它改变了所经区域的环境特征。尽管它们在沿线环境系统中所占面积比例并不大,但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丛等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清理。其中,临时用地及立交区、边坡、中央分隔带等地,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绿化或建成后自然恢复等方式恢复植被;而路面及构造物等地,植被将永久不能恢复,导致公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的降低。

  其次,为了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就要取走表土。而表土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绿色植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形成1厘米厚的表土往往需要成千上万年。如果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表土,就会破坏表土资源,对植被繁衍和生态平衡不利。

  公路还把自然生态系统一分为二,致使动物原有的通道被切断,分离与阻隔作用使动物生活环境受限,甚至可能造成某些生物死亡,致使一些宝贵的野生生物遗传基因资源丢失。$show_page$

  3.景观改变

  公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形、地貌;二是由于公路的分割作用,导致景观的碎裂化;三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地表的裸露,导致景观变差。如果选线和设计不当,还有可能破坏重要的景观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消耗资源

  公路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如钢铁、水泥、沥青及电子产品、通信器材等。

  公路运输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消耗的能源已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3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家用轿车增长迅速,对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将会持续增长。

  5.环境污染

  公路运输还会带来噪声污染、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交通噪声危害,已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问题;机动车的尾气则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四、对于公路环境保护的若干想法和建议

  要实现公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公路运输的发展必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路运输的发展必须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

  为此,我对公路环境保护方面有以下想法和建议:

  1.完善公路环保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环保管理

为了加强交通环保管理,促进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交通部先后出台了《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法规制度。2004年6月,交通部又下发了“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使交通环保工作逐渐法制化、规范化。

  但是,公路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规范还十分缺乏,公路绿化、景观保护、噪声治理等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还无章可循。在部科技教育司的领导下,在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努力下,现已完成了一批公路环保标准的报批稿。目前,应该尽快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以便为公路环保管理提供依据。

  2.进一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继续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交通部门积极开展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执行率已达到95%以上,对于预防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应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继续做好项目环评工作,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突出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影响、景观及交通噪声等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环保对策。

  (2)全面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了配合该法的实施,在部科技教育司的领导下,部科学研究院现已完成了《公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研究》。

  今后,在公路规划的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应全面开展规划环评,对拟议的公路规划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与评价,提出对规划的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预防因公路规划实施所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

  (3)试行政策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政策上的失误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比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要严重得多。我国50年代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毁林毁草开垦、围海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大面积灾难性的生态后果。80年代中期提出的“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政策,曾大大助长了乱采滥挖之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环评法未能将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列入。但是,“由于政策上的随意性,是造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已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

  为此,建议交通部今后在出台新政策(如费改税)前,试行政策环评,为从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积累经验。

  3.组织编制和实施省(区、市)公路环境保护规划

  部规划司曾组织编制了《我国“十五”公路交通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十五”公路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目标,制订了环境保护规划方案。此后,湖北、西藏等省区也组织编制了公路环境保护规划,有力地推动了公路环保工作。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公路交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差别较大,而且不同地区路网密度和公路规划也不一样,因此各省(区、市)有必要分别编制和实施公路环境保护规划。

  4.用新理念新思路推行灵活设计

  2003年部里把四川省川九路作为示范工程,按照“安全、舒适、环保、示范”的建设方针,总结了“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等一系列先进理念。

  今后,应借鉴川九路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公路技术等级标准;通过灵活运用设计指标,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避免大填大挖,努力做到挖填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和生活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及人文景观。

  在做好主体工程设计的同时,应利用专业设计队伍,做好环境工程专项设计,以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

  5.广泛开展工程环境监理

  按照交通部文件“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广泛开展环境监理工作。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使工程施工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噪声、废气、污水等排放达到相关的标准。

  保证环保工程的投入,使生态保护和恢复、噪声治理、水环境保护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运营。

  6.用新理念新举措加强运营管理

  超限超载不仅对公路桥梁造成破坏,危害正常的运输秩序,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增加有害废气的排放量、加剧噪声污染、加剧散装物品的撒漏和粉尘污染等。而且由于公路桥梁的加速损坏,致使大修和养护频繁,还会间接导致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国务院决定治理超限超载,加强运营管理也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参考文献:

1.叶文虎,2001。可持续发展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994。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
3.钱易、唐孝炎,2000。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
4.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
5.张春贤,2004。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在2004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胡希捷,2004。对交通行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学习和交流》第20期。
7.庞松,2002。加快交通结构调整,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资料汇编。
8.张志强、孙成权等,1999。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趋向。地理科学进展。
9.王慧炯、李泊溪、李善同,1999。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中国铁路出版社。
10.王奇、叶文虎,2002。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创新。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第一届理事会资料汇编。

';